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揭秘:明堂人形图的真正作者是哪位医师?

揭秘:明堂人形图的真正作者是哪位医师?

2025-01-30 09:38:07

《明堂人形图》是唐代一部重要的中医针灸著作,其作者为隋末唐初的著名医学家甄权。甄权一生著作颇丰,而《明堂人形图》则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,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
揭秘:明堂人形图的真正作者是哪位医师? 1

甄权,许州扶沟(今河南扶沟县)人,出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。他早年因母病,与弟甄立言共同研习医术,专习方书,终成名医。甄权不仅擅长针灸,精通药治与养生,还被誉为“隋唐医圣”。他的医术精湛,尤其擅长针灸,对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《明堂人形图》的成书,背后有一段传奇的故事。甄权以南北朝人秦承祖所绘的针灸图为蓝本,并结合皇甫谧的《针灸甲乙经》等著作进行校对,补缺纠错,付出了艰辛的劳动,最终编绘而成这部针灸腧穴图谱专著。此图绘图清晰,文字通俗,经络有条不紊,腧穴定位准确,为针灸医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据记载,甄权在完成《明堂人形图》后,曾将其拿给当时官方主持修订者李袭誉观看,但遗憾的是,李袭誉对针灸全无认识,未能引起重视。然而,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袭誉亲眼目睹了甄权用针灸治愈了一位重病患者,从而对甄权及其《明堂人形图》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

这次事件发生在公元621年,当时深州刺史成君绰突然患病,脖子肿大、喉管闭塞,无法进食。李袭誉得知后,立刻命甄权前来诊视。甄权诊断后,只在患者右手次指之端扎了一针,不久后患者气息即通,次日便能正常进食。这次成功的治疗,让甄权的《明堂人形图》声名大噪,并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肯定。随后,皇帝下令由李袭誉牵头,加上承务郎司马德逸、太医令谢季卿、太常丞甄立言等人,将甄权的《明堂人形图》加以校订,并于公元630年修订完成《明堂针灸图》。这部著作的修订,不仅开创了官修针灸图谱的先河,更将甄权的针灸学思想广泛传播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《明堂人形图》作为一部针灸腧穴图谱专著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唐代,中医学得到了大力发展,而甄权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对于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他的《明堂人形图》不仅纠正和补充了很多前人疏漏与错误之处,还清晰明了地展示了人体经络腧穴的分布情况,使针灸医生能够“依图知穴,推经识分”,大大提高了针灸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。

虽然今日甄权的《明堂人形图》已佚,但其影响并未因此消失。相反,它被《千金翼方》、《太平圣惠方》等医学著作大量引录,为后世针灸腧穴的正确定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这些著作在引用《明堂人形图》的同时,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,使经络腧穴理论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。可以说,《明堂人形图》虽然已失传,但其对针灸学的贡献和影响却是永恒的。

甄权除了编纂《明堂人形图》外,还著有《针经钞》、《针方》、《脉诀赋》、《药性论》等中医著作。这些著作涵盖了针灸、脉诊、药性等多个方面,展现了甄权在中医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广泛涉猎。然而,遗憾的是,这些著作均已亡佚,无法直接阅读其原文。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《新唐书》、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、《针灸大成》等书籍的记载,发现甄权的生平事迹与医学贡献。

甄权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,不仅著书立说,还亲自为患者诊治疾病。他的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深受患者和同行的尊敬。据记载,隋鲁州刺史库狄嵚因受了风寒导致肩痛无力拉弓射箭,四处寻找名医治疗无果。后来找到甄权,甄权对他说:“请您将弓箭对准草垛,扎一针就能够射箭了。”果然,甄权一针下去,库狄嵚的肩痛立刻缓解,能够正常拉弓射箭了。这件事进一步证明了甄权针灸技艺的高超和神奇。

甄权不仅医术精湛,还善于总结经验,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医学思想。他的针灸学理论主张“依图知穴,推经识分”,强调针灸治疗要依据经络腧穴的分布情况进行定位和施治。这一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,也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

此外,甄权还注重医德修养,认为医生应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,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。他一生行医救人无数,深受患者和民众的敬仰。他的医德医风也成为了后世医务工作者的楷模和榜样。

总之,《明堂人形图》作为甄权的得意之作,不仅展示了他在针灸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卓越贡献,也为我们了解唐代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虽然这部著作已佚,但其对针灸学的贡献和影响却是永恒的。甄权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家,他的一生都在为医学事业奋斗和奉献。他的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、著作丰富,为后世医务工作者树立了伟大的榜样。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功绩和贡献,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宝贵遗产。

相关下载